商机:甘肃拟投2600亿促白银产业“转身”
来源: 时间:2014-02-28 阅读:0
循环经济产业链总投资达2600多亿
《方案》指出,将以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白银市6个工业集中区(以下简称“一区六园”)为载体,构建“煤炭—发电—化工—冶炼—新材料及型材加工”(以下简称“煤电化冶材”)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带动相关辅助配套产业发展,努力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生产力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合理、技术装备先进、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煤电化冶材、军民结合化工两个千亿级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快白银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
实施煤电化冶材千亿级循环经济产业链规划项目39项,总投资1794.2亿元,到“十二五”末,销售收入达到220亿元,2020年达到1400亿元;实施军民结合化工千亿级循环经济产业链规划项目28项,总投资876.3亿元,到“十二五”末,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2020年达到1100亿元左右。
“一区六园”总规划面积340平方公里
白银煤电化冶材千亿级循环经济产业链、军民结合化工千亿级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用地依托“一区六园”,总规划面积340平方公里。其中: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116.86平方公里)着力培育有色金属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产业等高技术产业集群;白银西区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大力发展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轻型工业,以及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形成产业、城市一体化的新格局;平川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20.04平方公里)发展壮大建材陶瓷产业集群,打造集生产制造、研发设计、展示交易和物流服务于一体、面向西部区域市场的陶瓷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刘川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积极打造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培育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和仓储物流等产业,探索发展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环境影响小的煤炭重化工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景泰工业集中区(包括正路和大唐两个片区,总规划面积62.8平方公里)大力发展能源密集型产业及其服务配套产业;会宁工业集中区(包括会宁西城和郭城两个片区,总规划面积9.56平方公里)着力培育劳动密集型的资源开发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涉及项目的资金支持
甘肃省将充分利用国家一系列支持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方案》所列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方案》明确,省发改委、省交通厅、兰州铁路局等单位要加快包兰线兰州—银川扩能改造、白银—平川铁路、环县—海原—中川线铁路、兰州—白银城际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度。按照白银两个千亿级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布局,建设企业铁路专用线和公路、铁路联运物流园区,配套建设交通便利、设施健全、功能齐备的综合物流服务体系。
相关连接: http://www.gs.chinanews.com/news/2014/02-27/227657.shtml
甘肃今明两年规划建设高速公路项目12个
记者昨日从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目前,我省已启动交通项目前期和建设管理工作。今明两年,我省开展前期工作的重点项目达87个,估算总投资3143.78亿元。其中,高速公路项目12个建设里程1879公里,估算投资2082亿元;国省干线项目53个建设里程5018公里,估算投资971亿元;运输场站项目13个,估算投资70亿元;港航项目6个,估算投资3.78亿元;机场项目3个,估算投资17亿元。
省交通运输厅要求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对建设管理中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四项制度”进行评估,探索推行设计施工总承包等建设项目新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节约建设成本,推动项目前期和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兰州晚报记者 许晗)